close
說真的,要幫這篇下分類,我實在有夠為難的
和別人聊天有時候也是一種精神或者經驗的學習,將其歸類第一層分類的時候我標示為學習
在第二層的時候我就開始陷入深思,他富含教育性?教學相長的一種?學術的研究心得?或者是一種生活的評析?
想謙虛點將自己標在學生這一攔他又會跳出,是校園團體?班版?校友會?
最後拎謅罵覺得太扯了,於是將他標籤貼在學術裡邊的社會科學
關於飲食間的對談不也是一種學術的社會交流(牽強了嗎我?)
現在開始會不定時的將那些,無法構成一篇食記或者美食推薦的文章,以這種鬆散的小註記模式上
可能僅僅只是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照片,或者是在吃飯席間的交流的飲食概念或者是從這兩者間延伸出來的種種
總之,就是散散的紀錄。
昨天黃金週五夜晚和熊馬克還有我家賴美人一起到美墨餐廳聚餐。
非常少到這款餐廳用餐,因為想念薯條的時候,我們這最方便的就是麥噹噹。
又來喜歡上那種不削皮的薯條粗獷感,所以麥噹噹我也很少去。
席間,熊馬克聊起自己對西式飲食和中式飲食的差別觀感心得。
在剛接觸西餐的時候,他聽別人說某某加餐廳的餐很好吃,他也自己跟進的去品嚐。
之後當然被他嫌到靠北,又貴又不好吃,那種花錢吃這種不如在路邊攤吃的念頭就油然而生。
後來,他才知道,那是因為自己不懂,不懂西餐有別於中式料理的那種循至漸進追求的層次。
有回朋友再帶他重訪那家被他嫌棄又貴又難吃的高級餐廳,然後這回由朋友主導點菜。
那回,他可就完全改觀。
西餐時常有那種開胃菜、冷盤、湯品、沙拉、主菜、甜點這樣的模式在進行著。
懂得吃的人會選擇搭配什麼樣的前菜搭配什麼樣的開胃酒,什麼樣的冷盤接下來喝什麼樣的湯品比較對味...諸如此類。
回想起那天在拍攝托斯卡尼餐前記錄的時候j-ping曾說過,為了呼應牛奶燉豬肉這一道菜,所以他之後所用的牛排佐用香料
就少了鼠尾草這一味,不想讓那味道被重疊,而創造不出或者被搶掉另一種驚豔感。
那時或許沒有今日來得透徹明白那多大的差異性,今日在套上熊馬克說的這些
仔細想來,出外用餐我們不可能身邊都有各會幫我設想搭配味道和口感的主廚在
想想,也許不是那餐廳真的不好吃,而是,可能是我們不懂得怎麼吃。
當然,這或許是環境使然,我們沒有那樣的用餐環境和概念,當然這樣追求正統吃法的觀念沒辦法被建立。
台灣人在飲食這一塊太強勢了嗎?總覺得很多異國料理在進駐的時候,若保留傳統的那種作法或者吃法,
很快的就會獲得極度兩極的評價。生存不下去的理由真的是因為不好吃?還是堅持理念不改初衷而被淘汰?
關於飲食觀念,我們需要更大更寬廣的心及味蕾去接納,才有辦法體會到世界真的大不同,食物真的有所層次存在。
不過,我想這篇,最後應該也是屬於,想懂得吃或想學習如何品味吃的人會懂我想傳遞的是什麼~
對於如像我麻咪那款只追求便宜又大碗的粗飽境界族群,我這段話根本就是屁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