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這一個月連續北台灣三場大型廟會活動都結束了。除了廟會陣頭受人討論之外,當然台灣廟會活動必見,最會鬧場的攝影蟑螂、文化流氓之輩依然橫行,這群攝影蟑螂照例闖陣、闖中門,惡意檔人鏡頭,妨礙祭典進行,這些看在大家眼裡已經不稀奇了。我就親眼見到一個無恥的蟑螂,在新莊大眾廟門口叫雨中看陣頭的遊客雨傘拿下來,因為「我要拍風雨免朝」,拍完就閃,連聲謝謝都不會說。

相對於前幾年被蟑螂檔鏡頭,害我生氣到寫文章罵髒話的情況,老實講我看到這種情況已經不想生氣了。在這幾年內,各廟會版、部落格中有更多比我還狠毒,尖銳的譏諷,在大量流傳之下,也進了一些攝影論壇,一群自覺拿著單眼相機就是最大的傢伙一定有看到這些評論。不過大家罵歸罵,蟑螂還是不會進化,每次廟會過後各版出現的罵聲還是連連。






我從高二開始接觸單眼相機,那個時候還沒有DSLR這種東西,機器是要裝底片的,一捲底片三十六張,底片要前洗照片也要花錢,於是乎在拍照時候特別小心謹慎,以免浪費資源。我記得那時候拍火車都小心翼翼,火車到來前就要花時間跟朋友討論好各式數據,才敢按下快門。也因為這樣,那個時候拍下的照片品質有一定水準,在過了近十年後的現在,這些實體相片更顯珍貴。

廟會活動並不像拍火車拍飛機那樣的守株待兔等瞬間,也不像是那種人像外拍單純追求畫面。廟會活動不管是慶典還是祭典,主角是神,應該看的是人與神之間的互動,感受那種虔誠的威力。攝影蟑螂把廟會當成外拍現場,顯然是搞錯了場合來錯地方,將爺拜廟家將拜禮時擠成一團,拍的都是一樣的畫面,把廟會當攝影棚,跟大家拍的都一樣,請問你拍出甚麼特色可言。

攝影蟑螂會最初這種行為,最主要也是台灣那種傳統攝影學(邪)會的既有風格使然,所謂的攝影學(邪)會,承襲古老學派學風,學員一開始就去學外拍,拍花拍草拍拿油紙傘的模特兒。在DSLR出現之後,這些攝影學(邪)會蟑螂們把焦點放在活動場合,參加活動只是為了拍照,只能從觀景窗看世界,於是乎在這幾年間,廟會活動開始出現這些穿戴制式服裝,不遵守規定,在廟前拿著相機看陣頭,目光如豆的生物。





這其實也是我們從小教育造成的影響,從小我們就被灌輸著「第一名就好」、「把學到的背起來」這樣的理念,於是乎讓許多人欠缺邏輯,缺乏論述,只知道搶第一搶快,無法獨立思考。許多廟會活動中,攝影蟑螂只會群聚拍照,卻很少看到主觀讀立的理論。單眼相機氾濫後,廟會活動拿單眼的人已經跟公館買藍家割包的人一樣多了,跟著大家屁股後面「拿香對拜」的人,其實早就沒辦法拍出甚麼自有的特色,你們看一些攝影論壇,拍出的都是一些制式化的照片。

攝影蟑螂在廟會活動中的惡行惡狀,我們上網謾罵沒辦法得到太大效果,只能靠牠們自己的自律及廟會工作人員的適度規勸。不過在此我也要提醒一些愛好廟會的人士,在拍照期間其實有一些人也會跟這些蟑螂一樣,犯同樣的問題。有些廟會攝影人士也是只會拿香對拜,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拍照,卻沒有辦法寫出一段像樣的論述,回家寫部落格只會上網查資料,複製貼上,有些還找錯的資料,實在很糟糕。




這讓我想起以前打工地方的老闆,他雖然行事作風特殊,員工評價不一,不過有一句話我認為說的相當有道理:「沒有一家成功的公司,他的核心價值是抄襲別人」。只會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學別人的廟會部落格,一定不會成功,經營的部落格充其量只是充人氣、增加自己虛榮心的工具而已。圖文豐富寫的好,讓讀者有感覺,自然就會吸引大家來欣賞,這樣寫部落格才會有動力。本版已經許久沒有在任何廟會版上主動打廣告了,但是每天讀者還是會固定前來,就是最好的例子。

綜上,愛好民俗文化應該是發自內心欣賞,優良的看廟會模式應該要自找主題,而不是趕場拍廟,為了拍陣頭而專程過來。不管是攝影蟑螂還是廟會部落客,都應該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否則口中美其名的「記錄傳統文化」,看來其實是相當的膚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test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