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研究完伍顯大帝的身分之謎,中午用餐過後,我繼續進行基隆拜廟之旅。下午我把焦點放在暖暖區,於是乎冒著烈日騎車,前往暖暖散步,首先沿著東勢街,騎到暖東峽谷,沿路都是狹窄產業道路,風景優美,大可放慢車速欣賞!
東勢街旁的東勢溪,目前被基隆市政府列為封溪保育的狀態,由於這裡也是基隆的水源地之一,也有保護當地水源的意義存在。除了東、西勢溪,七堵的友蚋溪及瑪陵坑溪,也都是為了生態保育而封溪。
在基隆旅行,如果碰到要收費的觀光區,裡面通常都不怎麼好玩,來到了暖東峽谷,雖然名為「峽谷」,不過完全不像印象中的風景,裡面也只是一個小小的溪流,我就沒有要付錢入內,在門外拍照代表來過,就離開了!
往回走,我來到暖暖老街,暖暖地區在清代就有來自福建泉州安溪的移民,因為市區已經被漳州人居住,而漸漸的來到基隆河畔的此地定居。早年的基隆河可以讓船隻從淡水河行走至瑞芳,暖暖就變成了休息的通商口岸,加上此地是「淡蘭古道」的必經之地,清政府甚至還於1815年設有用來傳遞公文、信件之用的『舖兵』(驛馬站),可以想見其繁華!
現今的老街已經沒有古建築,不過有老街就有廟。這間是暖暖地區的重要信仰「安德宮」,暖暖安德宮建於西元1801年(嘉慶六年),主祀天上聖母,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現今的廟殿是重新整修的,內部神龕也有更新。有廟就有吃的,廟門週邊有兩間無名麵店及豆花,是暖暖名產,今天時間不夠,有機會會再來介紹美食。
看完暖暖老街,我們來到一旁的暖暖車站,暖暖站就位在台二丁線省道旁,公路用路人很難注意到這座車站,車站距離八堵站只有一公里多,目前是無人招呼車站。
其實暖暖站以前是有站房的,車站設立於西元1919年,原來是一個日式的木造結構,不過由於旅客運量與貨運量不大,於西元1991年遭降為無人招呼站,很遺憾的原來的木造建築也於1994年遭拆除的命運。當時的基隆市政府明顯的跟現在都一樣,不太重視鐵道文化。
車站是兩座岸式月台,目前只有區間車停靠,在去年,歌手梁靜茹的單曲「暖暖」,就是以這裡為名,取景也在這裡,我曾經在鐵道MV中介紹過這裡,最後照例連結複習。
基隆河流經的暖暖地區,由於剛好穿越堅硬的砂岩層,使水流在流經當地時加速,從上面攜帶下來的礫石在岩面上撞擊、磨擦形成凹陷,久而久之行程了所謂的「壺穴」景觀,這樣的壺穴地形在台北貓空、以及七堵瑪陵坑溪都看的到,而經過這裡的萬瑞快速道路,興建時更避開河床,用以保存完整的地質教材。
看完了車站及壺穴,我離開暖暖,往市區前進,最後我要來探訪的,是位在紅淡山上的寶明寺,紅淡山是基隆市民的一個健行景點,從信義區或仁愛區都能上山,我是懶人,所以直接騎車走南榮國中旁的道路,直達半山腰!
紅淡山雖然不高,但是由於基隆人愛爬,於是乎有「基隆陽明山」的美譽,紅淡山系跟對面的獅球嶺山系將基隆市區完整包圍,也造成了只要離開基隆,不管什麼交通工具必過隧道的情形,在半山腰可以看見山下的鐵路隧道,右方的就現在幾個月後即將成為歷史,其實山頂還有更好的鏡頭的,不過我是懶人,所以沒有爬山拍照
在右轉前往寶明寺前,會經過一間名為「龍泉宮」的道教廟宇,走進廟內發現奉寺的是孚祐帝君呂洞賓,這也是基隆少數奉祀呂洞賓的廟宇,不過關於龍泉宮的沿革,能得到的資料卻是相當稀少。
從這裡可以通往寶明寺大門,不過這條上坡的斜度相當誇張,跟我在馬祖看到的恐怖斜路相當,由於我是第一次走這個方向上山,不知道會有多長,還一度猶豫是否應該騎上山!
還好這段斜坡並不是很長,我就來到了寶明寺的入口處,來到寶明寺,一定要看看傳聞中的特殊山門,這座城牆狀的特殊山門,由來資料並不是很清楚,不過根據過往經驗研判,很多人都表示是清代的防禦工事遺跡。由磚砌造型看來,的確跟基隆許多的砲台,感覺相當類似。
基隆寶明寺創見在此地,也已經有半個多世記的歷史了。最早是平房,後來又整修了兩次,直至今日的樣子,這是一間典型以「靈骨往生塔」為主要收入的廟宇,從下方照片後方的滿滿牌位可以看出。
其實廟內還有一些特殊的景點可以參觀,有機會我會再上來拍照;參觀完了寶明寺,也結束了這一天的拜廟之旅,第二天還有繼續的拜廟行程!
延伸閱讀
暖暖水源地
暖暖雙生土地公
瑪陵友蚋散步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