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多年沒親自到傳統市場去【辦年貨】
因為這向來是我麻咪會搞定的事情,不然就是我們會到大賣場解決掉他
總之,辦年貨這一回事到後來演變成為,買我們喜歡吃的就對了,管他應不應景。
圖片上這些傳統過年小點心,大概是我年紀非常小的時候曾經在我外婆家的神桌上第一回看到。
也不清楚到底是小時候沒東西吃,還是第一次吃,所以覺得它非常美味和可口。
爾後只要初二代表我老媽回娘家的時候我都會趁大人不注意從神桌上偷拿幾個塞嘴巴裡。
滿足過後還是覺得和去年的一樣好吃。
我不愛辦年貨的另一個原因大概是越長大越不喜歡擁擠這回事,不過今年倒轉性了(?)
約了朋友陪我一同晃傳統市場,找一些什麼特別的東西來振奮一下心情。
忽然看到小時候吃過的這些,說什麼也要帶一點回來應景,雖然我對於這一類的節慶零食已經沒多大興趣。
器皿裡邊盛裝的有【寸棗】【天公豆】【冬瓜糖條】【糕餅】
每一樣我都迫不及待的想往嘴裡塞,再回憶小時候偷偷摸摸獨吞的快樂感覺。
【天公豆】包覆的糖衣雖然一樣堅硬,但是那個甜和咬下去的口感以及裡面花生米的香氣,全都不是小時候那滋味了。
每試吃一樣就讓我肩線往下垂兩公分~眉頭多皺一條痕。
除夕那天晚上,邊泡著茶邊與拔比聊這件事情,拔比也將這古早味往嘴巴裡塞,之後點點頭,他也有那種不如當年的感覺。
裡邊唯一讓我覺得沒有太大變化的大概是冬瓜條,無奈他就是那麼甜膩的零食,我短日內無法多啃食。
因為這事件的發生,讓我深思起,為什麼所謂的古早味會就這樣的快速流失或者消逝呢?
那家老店換了第二代、第三代味道為什麼就走掉了?
遵循古法製作,為什麼還是會少了個什麼?
同樣的比例,同樣的產地,同樣的食材,為什麼10年前是這香氣,10年後不在醇厚?
難道真的是因為偷工減料?
古早味的消失不單單只是手感、經驗的問題,與整各大環境的更迭變化也有很大關係吧
拿最基本的水質來說,10年前和10年後其實也是有著差別,儘管,也許水不是製作過程中最主要的成分。
想到這裡,我似乎對於某些店家或者某樣東西沒有保留住最原始的那味道稍稍釋懷一些些。
有報導說這些應景的古早零食也沒落了,因為關於拜拜(拿這些含有寓意的零嘴)只有老一輩的人熱衷,現在的年輕人根本都不拜了。
原來,其實我也是正在扼殺【傳統】的一員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